Search

#心好有你
今天在北市聯醫呂宜峰臨床心理師的邀請下,到華山藝文中心參加了一個好可愛好可愛(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心好有你
今天在北市聯醫呂宜峰臨床心理師的邀請下,到華山藝文中心參加了一個好可愛好可愛(娃娃音)的臨床心理學特展😍😍😍

「1925(依舊愛我),一起來做生命守門人---安心專線特展」

這是一個由衛福部舉辦的活動,主要是要宣傳「1925」自殺防治安心專線,以及「心快活」心理健康學習平台。

最讓我驚訝的是,這個活動設計的文宣品跟佈置都超精緻可愛,會讓民眾認真想闖關換禮物(然後我換了兩雙三花牌襪子),完全達到吸引民眾目光停留的目的。

展場還有一區以情緒抒發為主軸的各種有趣的體驗設施,包括:「聽了耳朵懷孕的暖心電話錄音」、「不知為什麼時間很長打也打不完的打地鼠」、「在外面要投10圓今天卻能免費唱浪子回頭的卡拉OK包廂」、「顛覆我對VR會頭暈的拯救想不開的阿治小遊戲」...。種種設計都突破我這種學院派學術頭腦對臨床心理展覽的想像。

***
而其中,今天的特展中最讓我有收穫的,是成大郭乃文教授的一席短講:

✍️根據WHO的定義,「心理健康」指的就是「在生活中找到一種自己覺得安適、有幸福感的狀態」。

如果我們現在找不到安身立命的位置,覺得自己「心理不健康」,先不用太擔心。

因為根據神經可塑性的概念,我們的大腦有2/3的地方,等著我們透過後天的各種學習與鍛鍊來「開發(或者都更)」它。

也正因為大腦是可以訓練的,所以我們只要找到好的管道或材料,就一定有辦法透過後天的學習,讓自己的心理變得「健康」。

而什麼是好的管道、正確的學習資訊來源?

https://wellbeing.mohw.gov.tw/choose_role
衛福部的「心快活」心理健康學習平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!

心快活網站平台有許多受過專業訓練的臨床心理師撰寫的文章,這些文章與我們分享如何看待或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心理議題,教我們如何調整看待事情的想法、怎麼覺察情緒、如何調整心情,以及遇到緊急的心理壓力時,我們有哪些資源可以尋求(如撥打1925安心專線)...等等。

如果,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接觸與學習到這些正確、多元的心理健康策略,那我們是不是就能透過這種有方向的鍛鍊大腦的方式,讓自己一天比一天心理健康,讓我們有一天找到屬於自己的安適與幸福感?

臨床心理師告訴你,是的,就從現在開始訓練吧!

維護你我的心理健康,人人有責😂😂

🌈🌈🌈🌈

#心快活平台
#1925安心專線
#24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專線
#生命守門人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安寧病房裡的臨床心理師,至今陪伴1000多位病人與家屬走過人生的最後一程。喜歡人與人之間的每一個交會;著迷於探索生命最真實的一面;熱衷與眾人分享人生中的各種感動<3
View all posts